。
通过过往的知识储备和现场的扫描作业,很快,魔法炼金台上的绝大部分设施器皿和物品都被录入了芯片数据库,然后以资料注释的方式投射到格力姆的视网膜之上。
现在随着格力姆的视线在炼金台上移动,每当一个古怪、神秘的物品或者设备进入他的视线,视网膜上在该物品旁边就会出现清晰而明了的注释。
这简直是一台融合了所有炼金手段的工作母机啊!
镶嵌在可移动机械臂上的高倍数放大镜,它使用的可绝不是地球上那种辛苦磨制的凹凸镜,而是一种蚀刻了特殊巫阵的镜片。格力姆选择的是最高标配的炼金实验室,因此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在5倍到300倍之间。如果换成普通炼金实验室,那么这个放大倍数恐怕最大只能达到150。
之所以特别提到这点,是因为大多数的巫器在制作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微雕。也就是需要在所炼制巫器的某个局部位置雕刻下数个或者数十个彼此独立且又紧密相连的巫阵。而一些高明的炼金大师,甚至能在一个拳头大小的红宝石上面雕刻下上百个巫阵。
而格力姆作为初学者,他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做到这一点,所以他只需要在一颗指肚大小的魔物心核上雕刻出7个巫阵就好。
召唤符文是必须有的,这个可是召唤出来泥土魔傀的基础符文,也是每个召唤巫器都有的。
元素生命赋予巫阵也必须有,这个可以用巫术力量替魔傀构建出一个元素化的身躯,而材料则是松软的泥土。
意志烙印控制系统更是重中之重,在炼制时里面就必须留下格力姆自身的灵魂烙印,只有这样召唤出来的泥土魔傀才能如臂使指的听从格力姆的吩咐。
为了让召唤出来的魔傀能够自如的操控元素力量凝聚起来的身躯,必要的能量节点和能量回路也必须勾勒出来,这可关系着魔傀的行动力和战斗力,容不得一点马虎。
当然,这样高难度的符文技术格力姆是一窍不通的,不过好在有一个芯片帮他完成了这部分设计和优化工作,因此等会操作时他只需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
可是即便如此,格力姆的工作难度依然大的不可想象。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