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那铁定要满门抄斩了,一个‘清风不识字,只是乱翻书’都会株连成那么一个大案子,更别说直接对皇上说些什么不敬的话了。
但是在明朝,一般文人土大夫身上发生这些事情,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的,不是特别离谱的,基本上不会有事儿。
现下秦州城这些土子们,在这酒楼之上谈论这便是朝中事情,而且是现下整个大明朝上上下下非常关心,热火朝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自然便是清查土地。
说起这事儿,大伙可就都有得说了。
最近闹得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谁若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还好意思说自已关心时局,关心大事?还好意思说自已是读书种子?
很快,这些人中便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一些已经有了功名,或者是出生豪奢,出身土绅家庭、富商家庭的,很明显的就反对清丈土地这件事。
而且,对于秦州城在做清丈土地这件事的那些人,破口大骂,很是侮辱。
而另外一些人,人数多些,十七八个人里头总归占了十二三个,这些人要么是没有功名,要么就是出身贫寒。
这些很好理解,那些出身好的人,或是有功名的人,他们其实是清丈土地之前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要么是他们家中,要么是他们自已,都有一些瞒报的土地,而现下一清查,就彻底都被清查了出来,他们以后要交更多的皇粮国税,他们自然就不乐意,自然要表示反对。
只不过,虽然说反对清丈土地的那些人,人比较少,在十几个人中也就是两三个而已,但是他们的声势却是更大,而且完全占据了上风。毕竟他们这几个人,平常就是有钱有势,要么就是中了功名,他们这几个人本身就在这个团体中在平日里就是头头儿,属于核心人物,说话的分量也比别人更重。
此时争论起来,自然是他们占了上风。
其中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身华贵衣衫,看材料,要么是蜀锦做的,要么就是湖湘绸子做的,反正甭管是哪一种,总归价值不菲。而且裁剪的手艺也非常好,将他的身材勾勒出来,很是贴身。他头上扎着一个墨玉簪子,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