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叔不用担心这个,绝对是有价无市,拿出去绝对是被人哄抢的份儿。”
张太平说的这些一点都不夸张。
有人说金丝楠已经绝迹,也有一定的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对历史比较了解,明代的时候,为修建故宫,大量砍伐楠木,耗资巨大,到了清代乾隆时期,连乾隆皇帝想弄点金丝楠修建宫殿或者做家具都比较困难,甚至还为了弄点金金丝楠木雕《富春山居图》梁海燕摄[5]丝楠木料,拆人家明皇陵,乾隆极其喜欢金丝楠,在故宫的“活计档案”中,就记载了乾隆皇帝做了不少楠木家具。在金丝楠木的收藏中,以老料最为珍贵,尤其是大直径的原木老料,价格很高,一木一议,没有行情价。
由此可见,目前的金丝楠料市场存量很少,拆迁基本完成,拆房料不会新增,挖沙被禁止,出土料也不会增多,新料存世量本来就少,而又被国家保护,所以金丝楠料的价格随着认可度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这一株树虽然没有再底下或者河里面埋藏了千年万年而不腐的阴沉木昂贵,但是最为上了几百年的金丝楠木也是不愁销路的。
没多久王贵和王朋就将电锯提回来了。
张太平说道:“先上去一个人提着电锯将上面的枝干锯掉。”
王朋自告奋勇地说道:“我来吧。”
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光是提着电锯就是一个体力活,你不行。”
“我上去吧。”王老枪说道。
张太平点了点头:“给身上绑一条绳子。先锯掉细点的树干,最后再锯粗壮的。”
王老枪上树的时候老村长向着旁边又围上来的村民们喊道:“都让开了,不然一会儿掉下来的树枝就砸到人了。”
有了电锯,锯掉上面的树枝很是方便,半个小时不到就全都锯完了,现在只剩下个光秃秃的树身伫立着。
王老枪下树之后,一群人在张太平的指点下就开始挖树根旁边的土,将埋在底下的树身也显露出来。要是别的木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只将地面上的锯掉就行了,但是这是值钱的金丝楠木,每一分每一寸都是钱,所以不能浪费一点,地底下的也要刨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