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必要成为他们。这样久了,你可能会看起来不那么像好人,但你知道,你永远不会是他们。“
年轻人很容易沮丧,但也很容易感受到鼓励。
那时候的柯谨看起来有些如释重负,他默默喝了几口红茶,最后又问了一句:“那您觉得我适合这一行吗?“
燕绥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你想做这一行么?“
柯谨:“想。”
“你做这一行抱有某种初衷么?“
“有。”
燕绥之笑着说:“那就去实现它。”
柯谨端着杯盘,放松地笑了。
那场谈天进行到这段尾声的时候,顾晏刚好来办公室找燕绥之审批一份研究文件。那时候柯谨的性格还有些腼腆,不太喜欢把内心想法暴露在其他人面前。所以顾晏到了之后,他只简单说了两句便离开了。
但是能看出来,柯谨从那之后便坚定了许多,没再自我怀疑过。
那段谈话可能是他毕业后坚持成为律师的重要动力。
但是有些事情聊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困难重重,有太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尤其是情绪和心理。
像柯谨这样善良柔软“入戏太深”的人,初衷或目标但凡有一瞬间的动摇,就太容易陷入极端矛盾和撕扯的境地了。
他在两年前碰上了一件案子,搜集到的诸多漏洞和部分证据让他对自己的当事人抱有极大的信任,相信对方无罪,而对方也表现得像一个不小心跌入泥沼泽的无辜者,只有柯谨这么一根救命稻草。
他为对方做了无罪辩护,而陪审团最终跟他做了一样的选择。
又一位无辜者得以沉冤昭雪,这样的事情让性格温柔的柯谨为之高兴了很多天。
结果三个月后,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新的痕迹,足以证明他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那个当事人一点儿也不无辜,甚至比控方所指控的更加危险恶毒。
而那时候再重新提交证据报警,那位当事人已经逍遥法外了,至今没有被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