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增强责任担当,就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则。如果只是空洞地谈问题,只是坐在机关闭门造车,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民群众处在实践的第一线,很多时候对问题的感受更直接、更准确,对情况的了解也更详细、更透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许多时候广大群众跑到我们前头去了。改革开放的很多方针政策都是来自群众的创造,我们所做的就是把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起来、推广开来。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中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难题。
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必须做到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增强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现场摸实情,加深对民心民意的感悟,加深对客观情况的了解,加深对实际问题的认识。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基层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从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丰厚营养。特别是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性问题,要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包括掌握网情民意,这样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随时做好接受失败的准备
担当路上,有成功的鲜花和美酒,也有失败的痛楚和苦涩。担当一方面要矢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为失败未雨绸缪。承受失败也是一种担当。担当失败要善于转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败时不知所措,一蹶不振。一时的失败往往可以成为跨越沟壑的桥梁、通往壮丽的渡船、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