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好转。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近期就要加快推进,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紧研究提出方案适时推进,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对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的法律也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勇于担当是推动改革的精神动力。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辈风范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标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脑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
莫里斯说:“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便是创造性。”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史。人类从洞穴到摩天大楼,从松明到人造太阳,从人力车到宇宙飞船……每一点进步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镌刻着创造的烙印。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创造的结果。鲁迅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上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担当创新就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探索性的努力,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应有的态度。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创造过无数璀璨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儒家“天人合一”、“和为贵”的思想观念,都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中,无数中华儿女为着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担当新的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再到“神舟飞天”,没有担当创新的精神武装,没有“卧薪尝胆”的不懈奋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新的世纪有新的挑战。不断创造新业绩、留下新脚印、攀上新高度,应当成为我们报效国家的应有担当。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下硬骨头,打好持久战,取得新进展,收获新成效,就必须在担当中创新,在创新中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古人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