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担当 > 第六章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第六章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军事地理名著,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写出来的。

166年,顾炎武从河北、北京到山西、陕西游历。在这之后他再没有回过苏州故里。他最后一次南归江苏,是在1667年,从山东到淮安,并刻录他的著作《音学五书》。他用了三十年的光阴,完成了这篇音韵学巨著,更提出不同于当代其他学者的观点:“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音始。”此书原原本本地描述了音韵的变迁过程。后来的戴震、张惠言等提出的四声,都是根据顾炎武这本书加以发展而来的。

顾炎武到了陕西后,他不顾年高体弱,游历了关中的山山水水。晚年,他在华阴买了土地五十亩,决定就在那里垦荒。他认为华阴形势很好,退可守,进可攻,大可经营一番。他的一个侄儿从家里来信,认为陕西天气寒冷,土地也不肥沃,劝顾炎武回江南去。顾炎武回信说:“这里的百姓爱读经书,特别尊重德行高尚而不爱做官的人,并且敢讲真话,和其他省的人大不相同,这是大有希望的百姓啊!华阴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地势险要,消息灵通,一旦天下有事,十里远的地方可以屯兵守险。大军东出潼关,争夺天下,实在有高屋建瓴之势啊!”这封信可以看出,直到晚年,顾炎武朝思暮想的,依然是反清复明的大业。

康熙十七年,当时朝议以撰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名士。许多江南文士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屈膝出去做官,顾炎武的同乡叶方霭等人也联合举荐他出来,顾炎武回信严词拒绝。第二年清廷还不死心,让主持编写《明史》的大学士熊赐履派了两个差人来到华阴,请顾炎武到北京做他的助手,他毫不迟疑以死自誓,“唯办刀与绳”。是啊,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他的两个兄弟,好友吴同初、潘田力和吴炎等都死于这场战争,多少亲朋战友为了明朝都慷慨就义了,面对清人的诱降,顾炎武毫不退缩地选择不合作,宁可从容赴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就是他一生标榜“行以有耻,博学于文”的真实写照。

顾炎武不与清政权合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持邀请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不肯南归。1680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