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发现了什么事,才让她不得不进京。”
赵令询凝眉沉思片刻:“你娘好不容易逃脱,却甘愿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也要进京,想必定是一件大事。这样,咱们这就去登州府衙,查看十二年前,是否有事发生。”
三人不再停留,即刻动身前去登州府衙。
刘知府已经前往京城,府内做主的只有一个属官。两人亮出中亭司的腰牌,那属官虽不敢怠慢,但言语间多有推阻。
沈青黛只得指着赵令询道:“这位是肃王世子,我们是奉命来此查案,还请这位大人莫要阻拦才是。”
那人偷偷瞄了一眼赵令询,只见他一身锦衣华服,雍容华贵,眉宇间贵气逼人。他不过是登州一介小官,京城的大人物哪里敢得罪,当即带着几人进了府衙偏厅。
赵令询落座后,理着衣摆道:“十二年前秋日登州诸事记载,劳烦悉数取来。”
那人面露难色:“啊?全部都要?”
沈青黛想了想:“也不是全部,像府内外公文,吏房、礼房档案,农田水利,关税盐赋等一概不要。另外,只要中旬即可。”
听她一说,那人隐隐有了点头绪,忙答道:“明白,下官这就去让人归置好送过来。”
赵令询看了看翠芜,他道:“案卷文书整理起来颇为繁琐,我们身边这位翠芜姑娘是整理的一把好手,由她帮忙,相信定会省心不少。”
那人苦笑一声:“世子想得真周到。”
两人等了约一炷香功夫,翠芜带人将案卷悉数搬进来。
沈青黛望着满满几大桌子的案卷,思索道:“我娘曾以经营种植草药起家,工房档案必须要查。”
想到娘亲曾被判流放,还有曾以方家义女身份嫁到忠勤伯府,她道:“刑房档案也要查,另外户房档案必不可少。”
几人将三房档案分别放置一旁,撸起袖子,飞速地查看起来。直至日中,依旧毫无线索。
沈青黛看得头晕眼花,手里不停地翻着,不时抬头晃动着脖子。突然,她视线就落在一行小字上。
“建贞七年,秋,十六日,城北稳婆刘氏,酒后溺水而亡。”
十六日,她细算了一下时间,便招呼门口侍卫去寻那属官,很快属官便急匆匆地跑来。
沈青黛指着案卷问道:“这个案子怎么没有详细记录?”
属官看了看案宗,道:“你看那不是有仵作的验尸记录,还有证人证言吗?那稳婆是登州城出了名的婆子,这个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