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寻也说算了, 可江寻也很是倔脾气,自己下了值坐到大理寺门前听了两天, 那些官员见尚书右丞坐在下首,冷汗淋漓,本就枯燥的卷宗读的更是磕磕绊绊。
江寻也这回发现问题所在了,当晚就找了个生意最好的茶楼,高价把里面的说书先生给聘来,前一晚看卷宗,写文书,第二天就坐在大理寺门前一拍醒木,把李家的狗踹了徐家的小孩这一件事说的百转千回,当天那门前简直是乌泱泱的人山人海,连路过的狗都忍不住停下来听两句。
最后那先生一笑,言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门前百姓纷纷哀嚎,十五便又眼巴巴的来门口等,那说书先生总算把上一回案件如何判的结果说了,然等到说下一个案件,结果却照旧按下不表,再等着下回说。
经此一遭,百姓们也对这事儿充满了兴趣,听久了也能听出点门道,例如这个案件判的有失水准,那个案件真是大快人心,江寻也还招人在三寺放了个大箱子,让百姓们若是听出错漏或有什么意见都可以上书陈情,竟还真的纠了不少冤假错案。
除了这点以外,渐渐的应试正考的人数也多了起来,文武考官再次变得严格,中衢人才不断涌现,进入最繁盛的时期。
如今近三十年过去,这一旧俗一直延续了下来,三寺门前的说书先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百姓对此也司空见惯,不再像之前那么感兴趣,每日门前的人都很稳定,不多不少。
然今日有些不一样。
大理寺外一早就围满了人。
其中有不少人是游照仪找来虚张声势的,这也吸引了一堆逛早市想看热闹的人。
众人往上一瞧,并不见什么说书先生,只见大理寺卿顾准并少卿江萦序立于一侧,少丞宋品之手持卷宗站在正中公诸。
“我为大理寺少丞宋品之,今日由我为前日里帝姬斥于流云声一案做出公诸,望大家详听。”
流云声一案在民间闹出的流言只多不少,前日那些店主刚招,昨日帝姬贼喊捉贼的言论就开始甚嚣尘上,但百姓们并不知道其中秘辛,别人怎么传,自己也就怎么听。
“帝姬斥于流云声一案,始于宣懿十四年,约三十名南羌旧人前后被洛邑祥云城挽月台老鸨许其绥从容州拐卖至洛邑,被现洛邑州丞、原洛邑祥云城守军校尉陈西岳查获后,交予了万两白银送至守军营贿赂陈西岳。”
“陈西岳受贿后,见此中牟利巨大,以权谋私,与许其绥达成交易,以他之官权为其拐带南羌百姓,其间利润四六分成,许其绥答允,二人官商勾结,共谋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