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禀,您就在这里候旨吧!”带路东厂太监轻声道,仿佛怕惊扰了皇帝的清修。
没错,现在的玉虚宫已和陈啸庭当初见的大不一样。
如果当初这里是像道观,那么现在这里就活脱脱的是道观。
皇帝喜好炼道修玄,这对国家来说是好是坏,陈啸庭还真判断不出来。
但有一件事陈啸庭可以确认,皇帝本人绝不昏聩,对这个国家有着绝对的控制。
而他也在皇帝控制之中,所以他现在只能勾着腰,老老实实站在玉虚宫外的屋檐下,和站在外面侍奉的太监宫女没什么区别。
其实陈啸庭来得很不凑巧,因为此时的玉虚宫内,正在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财政会议。
空置的御座两侧,左边是司礼监的三位太监,分别是掌印太监俞培忠,以及秉笔太监陈洪(东厂提督)和刘瑾忠(西厂提督)。
右侧则是五名官员,分别是内阁首辅黄玉成,次辅秦延文,以及吏部尚书周思远,户部尚书张云德,以及兵部尚书王思海。
“诸位,今年的开支就这样议定了,但还差的五百万两银子,还是得补齐……各位大人可有高见?”俞培忠笑呵呵问道。
他的这话是替皇帝问的,按道理说在场这些人群策群力,但结果却是没一个人说话。
这让俞培忠心里很不舒服,皇帝可还等着解决办法呢!
最终,俞培忠只能点名说道:“黄阁老,你是内阁首辅,这件事你怎么看?”
就知道会问到自己头上,所以黄玉成也无所谓,这些年他都在为筹银子的事奔波。
“要想开支富裕,无非开源节流两个办法!”
“节流倒是好办,兵部要下发的赏赐银两,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分批下发……”
“就比如说,如今雍西战事以逼,那么就不必再从剑川调集军粮,对将士们的赏赐也可延后一两年发放!”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十足的乱来,但现场却没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没错,这样做确实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