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所以招致柏安林的怨恨。于是便捏造了证据,说胥家通敌卖国,想要整死他们。
只是这其中的度柏安林没有把握好,因此事情搞大了去。再加上当时与敌国的战争正处于白热化,简直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所以便牵连了一大批人。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大狱,伤了整个国家的元气,三年才恢复过来。而在这三年中,他们便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处处低人一头。
好在沈天泰励精图治,这才让国家在短短的三年之内便恢复元气,甚至比之之前更为强大。
但是,因为一己之私而差点害了整个国家,只是这一个罪名,柏安林就承受不起。与之相比,其他那些经营朋党罔顾法纪的的事,简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可想而知,柏安林最后的下场,究竟会是什么。至于十一王爷,虽则与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但他原先的势力,大多是因着柏安林的关系,只要柏安林一倒,他自然再没什么威胁。
不过两人最后的下场究竟为何,沈承廷和崔俊勉却是没有再打听出来。因为他们的事,完全是和柏安林的事一起进行,那既然柏安林的事已经有了定论,他们的结论自然也出来了。
但事情最后的发展,却让两人完全的猜不出沈君宇的用意。
照说,贪污受贿这事,只是他们所犯罪责之中比较张狂的一项。与之相应的其他事情,他们所做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在亲眼看到那么多的证据都被翻出来之后,他们已然知道,自己的罪证全数被沈君宇握在了手里。
依凭他们对律法的了解,那些罪证最多也只能给崔俊勉判个褫夺所有荣誉,一切财产充公,外加流放的罪名。
不是因为他所犯罪责不重,而是像舒龙华那样身负功劳的人不止他一个。更何况他年事已高,又是爷爷辈的长辈,沈君宇为了面子,怎么样都要轻判一二。
至于沈承廷,身为亲王,皇上的兄长,这又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动作,除非他是谋逆重罪,不然沈君宇还真奈何不了他多少。无非也是一个抄家充公的判决,别说死罪,那是连贬为平民都不可能。
可到了最后,等来了最后判决的两人,却皆是被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