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便是一辈子都留在身边耿清宁也是愿意的, 毕竟清朝又不能像现代社会那般,嫁了人的闺女也可以依偎着父母生活。
不过大姑娘不能留, 留来留去留成仇,说不定到时候二格格自己愿意出去闯荡,或者有了心上人,都是未知之事, 耿清宁一时间又发散了一下思维, 才继续听四阿哥科普。
其实现下相看也只是先留意着那些适龄的青年才俊, 等看了两三年觉得人品家世均还不错的,就给那头府里递话,让长辈们别着急给人定下亲事, 年轻的在府里也得洁身自好。
如此这般, 就基本上也就十四五岁了, 然后再准备嫁妆, 走一走程序,小定、大定, 两三年功夫总是要的,等一切都安置妥当, 家里舍不得姑娘嫁人,自然还要再留上一两年,等出门子的时候也就十八九岁,已然长大成人了。
耿清宁放下心来,她还以为会像现代社会那般,好多人忙于事业等注意到人生大事的问题时,只能去相亲,然后没多久就闪婚。
大格格如今才十一岁,身子骨都没长成,若是当下便成亲生子,恐有碍寿数,生子的那道鬼门关也很难安全闯过。不过由此看来,原来清朝的人也知道成亲嫁给别人不是件松快的事儿,有能力的父母也是能拖便拖。
去掉这好大一桩心事后,耿清宁就只关心起八卦来,“给大格格看中了哪家?”
虽然刚开始相看,但是四阿哥明显是心中已有了打算,他道,“一个是乌拉那拉家的星德,一个是佟家的舜安彦,这两个孩子我瞧着还算不错”。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这两家一个是福晋的母家,一个是承乾宫娘娘的母家,与贝勒府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四阿哥早已想过,大格格身子骨不大好,性格又弱些,无论嫁给这两家的哪一个,看在他的面上,都不会给大格格委屈受的。
若是有幸得封郡王、亲王,那时候再给大格格办事,两边都更体面一点。
四阿哥看着怀里的小女儿,操心完大的,还有这个小的,虽说二格格天生有些怪力,但毕竟是个娇弱闺阁女儿,但凡有一点可能,他都绝不会让二格格去抚蒙,只盼着她能平安喜乐一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