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子,通红的火苗舔舐着紫砂壶的壶底,车内满是茶香。
耿清宁有些惊讶,古代路不好,又没有橡胶轮胎,移动的马车应当十分颠簸才对,若是在上面摆着炭火,虽说享受但实在是有些不安全,应当还是像她这般带着煮好的东西比较妥当。
一旁的四阿哥听了却笑道,“傻姑娘,有伏兔、当兔呢,况且,这马车底还有不少皮子,最是稳当”。
原来古代人就已经知晓要用缓冲装置连避免颠簸,只是制铁、炼钢的工艺还跟不上,自然不能像现代这般用上弹簧,但老祖宗们在木艺上点亮了很多技能,选了木材来做这缓冲装置,甚至汉朝时期就会给车轮包上蒲草,大富大贵人家甚至包上皮革,来确保行路的舒适度。
失策了,本以为古代的马车十分简陋,原来只是她没有见过好东西而已,不过耿清宁素来有一颗求实的心,她钻进马车里一试,果然,这马车走的慢,又是在城里的平整的石板路上,走了好一会儿了,摆在桌上的茶盏都未见晃动 ,可见当真是十分稳当。
耿清宁放下心来,却仍将二格格困在自个儿怀里,小孩子最是活泼好动,又天性好气,免不得对车内的这些东西感兴趣,若是不小心碰着烫着,心疼的还是她自个。
可惜怀里的二格格并不晓得额娘好不容易涌上来的慈母之心,她想要这个小小的‘房子’里摸索一二,便忍不住挣扎起来,而且她力气又大,耿清宁根本治不住她,母女二人还没出城都热出了一身的汗。
算了,摆烂吧,人教人百言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耿清宁捉着二格格的手去靠近茶炉,虽并未曾挨到,但也离的极近,近到能感觉到近在咫尺的热意,甚至有些烤人,就连二格格都产生了一丝退意。
还不够,耿清宁接着利用视野盲区,将自个的手放在茶炉边上,让二格格误认为她已经碰到,然后浮夸的大叫一声抽回手,“啊,痛、痛、痛死了”。
四阿哥见身边人浮夸做作的表演,甚至还挤出了两滴眼泪,将手递在二格格面前,对着自家闺女撒娇道,“痛、吹吹”,偏偏二格格还真的相信了这一套,她面严肃的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