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御膳房里的正八品大厨,一手川菜烧的是出神入化,就连乾隆皇帝都赞口不绝。你想想,作为御厨的后人,手里能没几分本事吗?”
“小兄弟,你这次过来不凑巧啊,要是五月份过来那才算是有口福呢!”
“是啊,五月份的初草牛,再配上李师傅的手艺,青椒小牛肉、红烧牛腩.....那味道,啧啧啧....”
......
顿时,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就讨论起李大厨烧菜的手艺来了。
看得出来,在场的众人那是尝过这些美食的,现在道来哪怕是黄贺这个在后世里吃过了天南海北的吃货也不禁有些期待。
“我说秦厂长,这么一位高人被你们放在食堂里,你就不觉得屈才?”尽管肚子吃的发胀,黄贺还是挑了一坨猪蹄放进碗里,对秦红军问道:“要不我出资金,你们出人出地,咱们就在那边建一个饭店让李师傅掌勺怎么样?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敢肯定日后餐饮这块绝对有发展,趁着现在做的人少,咱们完全可以先做起来嘛!”
92年大型酒店其实已经在国内陆续的出现,不过这些酒店一般都是建立在沿海以及诸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毕竟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商务活动频繁,从而需求也高。
相反的这个时候的成都只能算得上是二线城市,再加上又深入内陆,所以即便是有几家上档次的饭店也大多不过三星级左右,只有成都饭店才堪堪达到四星。至于五星级,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黄贺有做饭店的想法自然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由棉纺厂出人、出场地,他出资金,实际上就相当于黄贺个人与棉纺厂以棉纺厂的名义重新成立一家分公司。而公司成立之后,这可是要占股份的。
别的不说,就棉纺厂这块地,二环以内,哪怕酒店年年亏损个百来万,到了二十年之后光是卖地他都能卖成亿万富翁。
当然,卖地不是目的。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餐营业在国内还只是刚刚开始,黄贺相信只要在初期进入市场,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