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库,致使西晋流离失所,人烟稀少,两年下来比南益疆土更小。
对内,刚回商阳几天,几次救商阳百姓于水火,另外,在各地多开集市,减少各族赋税,修主道,使得大梁百姓这两年丰衣足食,民风聚浓。
内外兼修,乔誉的口碑日益越胜,而李氏君主李圭这两年身体每况日下,时有咳疾,朝政之事虽有心却无力,乔誉则开始监国。
近来,各朝臣的奏章已经送去了乔府,等乔誉过目后,再禀报给李圭。
重大的民生之事,等李圭和王章等人决定后,便开始执行。
春分这日,崔青卓携同李玄之来找下朝的乔誉,因为昨日他曾书信去两府,今日让两人前来。
乔誉在前殿的书房里陪着两人。
两人坐下后,李玄之等不及问:“你找我们来是什么事,要不是出远门的好事,就不要提了,阿父这两年盯我盯的紧,不管我去哪里,总让我来乔府跟你学着,我觉得我还是快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才好。”
崔青卓笑话他:“你怎么不说,君主一让你碰朝政之事,你就头疼呢?”
李玄之耻笑:“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些事,是阿父太喜欢阿誉,所以想把我变成阿誉了!”
崔青卓笑了笑,近两年别说各族族长喜欢乔誉,就连他们这群郎君也喜欢,仰慕他文韬武略,有魄力,还手段,这等做大事的人,谁不青睐?
乔誉见他两人嬉笑,神情没什么反应,表情始终不变,静静地看两人嬉闹。
等崔青卓和李玄之碰到他冰凉的神情时,两人嘴角的笑意收住。
两年来,乔誉的笑容越来越少,几乎没了,对谁都是冷冷淡淡,说出来的话,没什么情绪,对他们两个好友亦是如此。
之前他们一起嬉闹,他好歹参与,如今连张笑脸都不给。
李玄之一本正经的问:“大司马,今日喊我们来,所为何事?”
乔誉随手把书案上的几张纸递给他们。
“你们看看这个人?”他说。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