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不会了,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居然磕磕绊绊带着百姓开凿田亩。
有人愤懑坚持不肯入仕,家中因生计逐渐困苦,最后居然去经商。
也有一门心思科举,但是还考不上甚至动了歪心思的。
姜大儒看开许多,他不再计较那些,虽然自己不愿意入仕,但是儿子想要科举他也不曾阻拦。
最终结果就是,姜大儒的儿子考中了举人,但是努力了六七年也考不上进士。
好歹最后是凭借举人身份补了一个官。
他终于看清了一件事,他们家排斥当官,但是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当官。
别说自己瞧不上朝廷了,真去考科举的时候能不能混上个名字还难说呢。
姜大儒被儿子的真实水平打脸,好几年都没脸收徒,好在后来是被人劝出来了,重新开始教书。
有个弟子格外争气,是康熙二十八年的殿试第五名,就此证明了姜大儒教学没问题,可能就是他家儿子没开窍!
被闹着收了一个皇子徒弟,姜大儒非常之痛苦,但是他好像也不能拒绝。
好在胤祈是个软乎乎的好孩子,总算是安抚到姜大儒崩溃的内心。
胤祈上门的时候,他得到除姜大儒之外全家人的热烈欢迎。
姜大儒本名姜康伯,顾名思义,伯仲叔季,他家中排行老大,可惜他爹不努力,只生出伯仲。
比起姜康伯自己不想当官,姜家的二老太爷姜康仲就是......自己没考上了。
不过这位年纪比姜康伯小了十五岁性子也更活泼些。
“哎呀,大哥,你徒弟来了!”
迎着胤祈的是姜康仲欢乐的声音,他看热闹的想法昭然若揭。
姜康伯瞬间感觉他有点头痛。
胤祈惊喜的扑过去,“师傅,我来了!我还带了好吃的,是酥皮鸭!”
姜康伯手上一抖,差点把自己胡子揪下来,他感觉头更痛了。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