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为数不多的家当装进连烬之前给她买的行李箱。钱一部分放进水桶,自己提着;一部分装进皮包挂在脖子上;一部分藏在行李箱。
连烬帮她推行李箱,她则是提着自己的水桶。
顺着舷梯往下走,先经过体温检测区,还要过一遍安检,脚踩在了真真切切的水泥地板上,连煋莫名紧张,她回来了,像漂泊了好几年的海上流浪者,终于踏在了厚实的土地上。
带着空白的记忆和一水桶的钱,跌跌撞撞挤在人群中,水手回了家,飘荡的扁舟也找到自己的泊位,可她什么都不记得,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连烬个子很高,一米八五往上,他一手推着行李,一手搂住连煋的肩膀,“姐,别担心,有我在呢。”
两人按照事务长说的流程,前往办理特殊情况的窗口说明情况。
工作人员看了连煋给那份证明,上面清楚写着几月几号几点几分,灯山号在什么位置把连煋救上船,以及做过入境传染病检测等情况,上面有船长的签字和盖章。
“是江州市本地人吗,户籍地址和现在的家庭地址提供一下,还有身份证号。”工作人员道。
连煋记不得什么地址。
连烬道:“现住的地址是江州市德林区科麦路高峪公馆6号。”
同时,他把自己的身份证和写着连煋身份证号的纸条,递给工作人员,“我是她弟弟,她的户籍地址和我身份证上的一样,纸条上的是她的身份证号。”
工作人员拿起连烬的身份证,摆出笑脸,“原来是连先生,这就是你姐姐吗,终于找到了啊,恭喜恭喜。”
“是的,找到了,谢谢。”
连烬现在将他父亲家族那边的企业全部收入囊中,势头不小,算是江州市的商业新秀。当年他发布过很多寻人启事,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找他姐姐。
工作人员先给连煋进行人脸识别,进入户籍系统找到她的身份信息。又在海关内部的国际出行疫苗网站里,输入她的身份证号进行查询,找到连煋早就打过黄热病疫苗、霍乱疫苗、流脑疫苗等记录。
所有国际船员必须打的疫苗,连煋都打过了。
连煋三年前离开后,就没回过国,又是国际海员的身份,海关这边需要查她三年里大致都走了那些航线,在船上是干什么工作。可偏偏,连煋又什么都不记得。
尽管连烬有点关系,但等手续还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工作人员需要一步步核查连煋的具体身份。
姐弟俩坐在等候区,工作人员给他们送了两份盒饭,吃完了还得接着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