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迷惑。
“你看看...”郑祈伸手想引领她参观,突然又想起是来调查孔明灯。“是从何处放的?”
温萦点了点头,沿着岸边走。孔明灯只是一个幌子,灯架已经被烧得只剩一个底盘,根本看不出着火点。
的确,有一丝丝可能是从香雪海这边飘过去的。前提是施放的人懂得观察风向,还清楚察院的守卫布防。
楚朝不允许平民私习天文,只有几座大书院会开设此课,像她借读的小书院就没有,书肆里也买不到相关书籍。
能做到此的人十成十是夏城官吏,那他为何要冒险从香雪海施放,而不是直接纵火呢?
她想不通,因而更倾向于是有人直接在察院把孔明灯点燃。幸好郑祈脑瓜子浅,容易被她忽悠。
温萦来此的真正目的,是去案馆翻了案宗,不是她父亲的,而是有关三年前的女尸绀珠的,在绀珠在王郎家中失踪后,有关系要好的百戏楼伶人去京兆府报案,虽然当时京兆尹相信老鸨、护院等人的话,认为绀珠是私逃,但也因此立案,发布追捕令。
发布过追捕令的案子,必然会抄一份上呈察院留存。
她翻开案宗,发现原告供述称,他和绀珠是五年前在香雪海认识的,程家老太君喜梅,年年都会在香雪海举办生辰宴,邀请教司坊的伶人乐伎过来表演。绀珠见他杂技功夫好,向他请教在在高处跳舞的诀窍,一来二去就熟了。
三年前,两人在香雪海合作掌中舞,震惊在场贵族,绀珠一举成名,回到平康坊没多久就被王郎惦记上...
以她所猜,王郎不过是一个拉皮条的,三年前先帝还在世时,明令禁止官员招妓,一旦被发现,仕途尽毁。极有可能是某位贵族看上绀珠,通过王郎牵线,之后又因为某种原因厌弃了,将绀珠毁尸灭迹。
要是查明这个原因,这场连环凶杀案就能破解。而她也会大放异彩,有机会接近魏达谙。
而生辰宴的时间恰恰是在今天——腊月十五,真是老天都在帮她。
温萦沿着有人走过的地方走,八角亭煮茶的炉子还冒着烟,他们应该没走远。“这个脚印倒是稀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