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写了书信去给昔日同窗,将他推荐去了县学。
从一开始最末位到第一,他只用了两年时间,然后被沧麓书院选中。
于是陈家从原本的村子搬出来,先是搬到了镇上,然后又搬去了县城,最后因为长子进了沧麓书院,加上生意越做越红火,终于在长子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搬到了州府。
在另一条没有发生的命运之路上,她的哥哥跟现在一样都在沧麓书院求学,但是那个他更加意气风发,年轻的脸颊是饱满的,不像现在这样因为缺衣少食而消瘦。
那个他的文章跟考试时常得第一,沧麓书院每个月发下来的奖金,他都可以用来买书,不必捎回家里,也不用在休假时给书院做杂事来补贴学杂费用。
云雾再次弥漫,又散去,陈松意眼前的画面变成了京城。
她的哥哥参加了明年的春闱,跟谢长卿同一届,陈松意看着他在考场中信笔挥毫,考官激烈争执,在他跟谢长卿之间决出了名次。
谢长卿夺了第一,他得了第二。
只不过在金銮殿上参加殿试,他又力压了谢长卿,夺了状元,成为了时隔百年第一个力克横渠书院第一,夺得状元的江南学子。
这一届三甲,谢长卿遇上了他的这个毕生对手,与状元失之交臂。
景帝朱笔一挥,将有神童之名的元吉点为了榜眼,将容貌最出众的谢长卿点为了探花。
谢家父子一门双探花,传位一时美谈,却是谢家父子一生的遗憾。
而陈寄羽则顶着黑马之名,入朝为官,开启了他的青云之路。
这位新科状元无论性情才干,都非常令景帝的喜爱。
尤其是他的行事能力跟风格都与年轻时的付鼎臣相似,但性情却比他好上千倍万倍,让景帝用得十分顺手。
有了这个出身农门的状元郎,完全倚仗自己的看重跟培养来成长,景帝就连看马元清都没看他那么顺眼了。
没有陈松意插手的变数,这段未发生的命运里,付大人依然在赴任的途中遇刺,在五十五岁这年陨落旧都。在他之后,陈寄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