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为陛下分忧,就不能坐视可疑的人物进京。
“桓总督的为人如何,无需臣说,若非信任,陛下也不会将江南交给他。”
“一群乱党余孽从江南逃出来,桓总督派人追击,来到臣面前的时候,事出紧急。
“出于他们熟悉乱党的考量,臣才将他们暂时安排在城门口,至于充作禁军,则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此事是臣思虑不周,但越少人知道,就不容易出错。
“此番臣入宫请罪,是为此事,而江南之事……当中是否另有隐情,桓总督是否失察,是否纵容乃至指使下属为祸江南,就此定论还为时尚早!”
他抬起了头,望着帝王道,“臣愿去查!一定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如果真的是桓瑾之罪,臣也绝不会因往日情分而姑息。”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他安排的刺杀,如果只是第一次见这个身形高大、威严凛冽的宦官,只怕谁都会为他这赤诚一片、忠君报国的模样所骗。
就算是心中已经对他起疑,认为他与封疆大吏勾结,走私盐铁、中饱私囊、建立起自身势力的景帝,心中也不免为他这一番话所动。
然而这一次,他终究没有再给马元清全盘的信任。
帝王挥手道:“不必说了,朕已有决断。”
先前任马元清为钦差的圣旨还没颁下,这一次景帝却是直接下了旨,任枢密使付鼎臣为钦差,给了他金牌一面、兵符一块,好调度几路厢军,即刻前往江南彻查此事。
桓瑾身为两江总督,在江南经营多年,还有兵权在手。
如果发起难来,没有军队的话,只怕钦差大臣也奈他不何。
“……枢密院事务,由副使暂代。”
钦差副使,则由钱忠出任。
现在景帝谁也不信,唯有派钱忠去做他的眼睛,同时监视两方,随时汇报进展,方才安心。
余娘作为人证留在京中,受到严密的保护。
等一切查清之后,将有关人等押回京城,再正式对簿公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