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最终确定的。
而自己当时的情况已经过于危机,导致院方根本没有时间机会去这么做。
若不是遇上了卫教授这种在这个方面经验丰富杏林圣手,在加上司晚晴签署了生死不论的手术合同,再在加上自己身体条件本身还可以……
一句话总结,自己能活下来全凭命好。
而现代医学的存在就是要研究个体的“命好”最后将其变成一种稳定的疾病解决方案。
但蒲千阳深知理念、实践和推广之间的区别很大,大到可能需要长达十多年的摸索和拉扯最后才能出来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在这个流程中,商业化解决方案的介入是一件必须面对的事情。
就像安置在体内的支架,若是只靠港城和京府两台机器去运作,即使不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折旧,这种低下的产能也足够让很多患者从确诊到死亡都轮不上趟。
当然,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阻碍,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然而蒲千阳万万没想到五年前就有人已经对于一个相似的流程体系提出了这么完善的解决方案。
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打开邮箱写下一行行用词严谨态度谦和的文字。
向计划书末端的联系人留下的邮箱地址发送了邮件后,蒲千阳伸了个懒腰并做了一组眼保健操。
注意力一集中这时间就过得飞快,窗外的日头已经移到了正中偏西的位置。
到中午了。
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早餐是被安排了,那么现在就是午餐怎么办。
要是平常在公司,自己直接吃食堂就行,有什么吃什么,虽然那些菜色基本都吃腻了。
这让人放开了选反而不知道吃什么了。
不对,也不是放开了选。起码不给吃巧克力,也不给喝咖啡。
或许是看出蒲千阳的纠结,何广渊主动提醒道:“咱这病能吃的东西不多,也就在食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