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周密讨论”-“报复加税”等一系列驾轻就熟早有预谋的制裁手段。
或者说,其实人家并不是真的在意这点小玩意儿,人家只是想“师出有名”。
这也是之前那场隐蔽会议中一位不知名高官反复强调的一点:绝对不可以被抓到话柄。
所以蒲千阳计划中的第一步就是借用香城注册地在外岛的皮包公司的名头购买材料。
第二步,才是走私人运输通道把材料运回国内。
可私人海运这种法外之地官方就没法插手帮忙,而管着这些私枭的人又定了那个什么破规矩拦死了自己直接找几个大头目分批转运经过涂装的集装箱的可能性。
所以才有了集装箱转冷运车再运过来这么一大顿折腾。
立这个规矩的人,你最好别被我知道是谁,不然高低地给你两脚不可。
第三步,把材料运到工厂然后接上生产线。
因为集装箱的大小是没法直接装车的,而如果想要在码头卸货转运,就一定需要提前设置大型吊机。
可这样做就基本等于明着说:太君,人在这里!
对方再派人蹲点,一抓一个准。
所以这么一想,冷运车其实还有点好处。起码省去了在国内码头装填的功夫,并且可以同时登录多个私港码头搞点什么声东击西的战术。
行吧,给那人打个折,两脚变一脚好了。
蒲千阳检查完最后一辆车,对着那边的两人比了一个ok的手势,“我这边没问题。”
其中一人见状,用蒲千阳完全听不懂的切口和方言掏出对讲机说了两句。
-------------------------------------
另一边在驾驶室的珂父怀念般摸了摸驾驶舱内的各种仪器。
因为这艘船是旧型号,所以还保留了一些类似于滚轮和方向盘之类的机械式的操作内容。
现如今的新船各种系统是升级了不少,但台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