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非也非也,”崔玉路替刘砚解释,“他那个袖子,是本官刚刚拽烂的。当然,也是因为他缝得不结实。”
林清刚刚被提拔为御史中丞,此时偏袒自己人,道:“诸位同僚先别急着为刘府尹开脱,且听听方御史有什么证据。”
弹劾刘砚的人名叫方溪,监察御史,官职不高。
方溪再次举起笏板,道:“有人向微臣举告,刘砚收受贿赂五百两黄金,就藏在他家中。”
五百两!
官员瞠目结舌。被这个数字震惊,窃窃私语。
吏部尚书裴衍同样被这个数字震惊,偷眼向后,看看方溪,再看宰相傅谦。
……
注:书信里“钧鉴”二字,是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用于尊长或上级。
第341章 没有朋友
傅谦,当朝宰相。
他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国字脸、宽额头,五官清俊、眉目疏朗。
看着他的面容,仿佛在看一座矗立在云雾中的山峦。
孤高倨傲,难以接近。
然而他又人如其名,谦逊温和。
傅谦自幼熟读经史,工书善文。他十九岁举进士,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被先帝信任。待皇帝登基,对他委以重任,又授中书令,官居宰相一职。
他的一生顺风顺水,若说有什么波澜,那便是长子傅明烛,婚前与人私相授受,闹到御街上,被皇帝重罚。
傅明烛不能参与科举,不能荫袭,不能被荐举为官。
这等于堵死了他入仕的道路。
但吏部尚书裴衍知道,傅明烛如今跟随太子做事。待太子即位,必然会有转机。
裴衍还知道,傅明烛前几日才从他那里支走五百两金子。
五百两,同今日举告刘砚贪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