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几年李隆基的那么多脑残行为是受了奸相李林甫蒙蔽呢。”
王忠嗣前半生的确是因为李隆基才会走得这么顺,倘若王忠嗣不是李隆基义子,他再有才华也没办法仕途如此顺利。郭子仪没本事吗?他比王忠嗣还大近十岁呢,可现在都还默默无闻呢。
所以王忠嗣对李隆基一直是视作父亲一般。在王忠嗣眼中,李隆基一直都是那位开元明君,对他恩重如山的义父。
李长安觉得自己给他送了书,王忠嗣就算看完了不会认为李隆基有什么问题。
说不准还会觉得李长安是在提醒他防范李林甫这个“上司”。
毕竟在王忠嗣眼里,李隆基不是他的上司,而是他的父亲。谁家儿子会防备爹呢?除了她们有优良传统的老李家。可惜王忠嗣姓王,不姓李,虽说李隆基认他为义子,可是显然父辞子笑这个本事属于血脉天赋技能,只通过李唐血脉传播,王忠嗣没能学会这个技能。
沈初看了李长安一眼,柔声道:“哎呀长安,你真是我带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了,这么简单的困局你怎么就想不出来破局办法呢?”
李长安哼哼唧唧了两声,终于老实了。
天宝三载,这是年号由年改为载的第一年,年宴也办的格外郑重一些。
加上今年大唐对吐蕃、契丹大胜了两场,所以这次宴会设在了花萼相辉楼,场面极为盛大。
公孙大娘年纪又老了一些,可舞剑的动作依然英姿飒爽,李龟年抱着琵琶唱歌,唱的是王维新谱的《相思》,这首诗的别名又叫做《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与李龟年一同在江上游玩时所作。
李龟年极喜欢这首诗,专门为此谱了曲,日日歌唱。此诗风格明快,含蓄隽永,在年宴上唱也不算违和。
李长安与玉真公主坐在一起,玉真公主津津有味,看着面前的歌舞,时不时还会低声点评一番。李唐皇室的艺术水平普遍不低,李隆基是梨园祖师,玉真公主也对音乐十分喜爱,当年王维就是在她的宴会上弹了一曲琵琶,这才被玉真公主钦点为了状元。
李长安的心思却不在歌舞上,她的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