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但次数很少很少。
加之他本人的性格问题,导致在排里没有什么战友拥戴他,即便他的训练再好,别人也装作没看见,直接无视。
张建本来出格的性子就是希望获得认同感,其实也正因为他的性格,反倒让他失去了战友之间的认同感。
这就陷入了一种死循环——他越是想证明自己,却越证明不了自己,越证明不了自己,就越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
从入伍至今,张建其实过的并不开心。
在四连里,以他的成绩本来也是新兵中的佼佼者,偏偏活得却没有一点存在感。
就连侯军似乎也没有卖他什么账,训练中对他并没有额外夸奖和照顾,犯了错同样劈头盖脸骂一个狗血淋头。
现在,新来的参谋长就在现场,就站在背后看着。
虽然这不是考核,却比考核更重要。
“沉住气……”
他不断在心中告诫自己。
“一定要打出个好成绩,要赢了李正。”
5发子弹。
他觉得李正应该能上3发。
这对他来说,压力就非常大。
400米机瞄射击胸环靶,上靶4发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
尤其是95-1这种5.8mm口径的子弹,弹头重量只有4.2克,飞行四百米后,偏差会很大。
有时候,在这种距离上的射击甚至不如7.62mm的81-1式老步枪发射的子弹弹头重量是7.9克,比95-1的要稳定。
因此,使用95-1式自动步枪在400米上打中胸环靶的难度其实更高,需要对自己手里的枪有着极高的熟悉度,知道这支枪射出去的弹道是怎样的轨迹,光靠教材纸面上的参数计算很容易出岔子。
在标尺3的情况下,按照教材参数,95-1的弹道高差为-37.7,实际上,按照平时张建使用这支枪所获得的实际体验来讲,会略低于这个数字,大约在-35左右。
依旧是那种似是而非的标准境况,目标是那么的细小、模糊。
依靠机瞄射击如此远距离的靶子,很大程度是靠射手的直觉,直觉包含两部分——经验和天赋。
呯——
李正还没扣动扳机的时候,张建已经率先开枪了。
一发出膛。
张建轻轻换了口气。
他的脑子此时异常清晰,为此他感到很高兴。
因为这就是所谓的状态。
今天自己的状态是真的好。
他能感受到。
呯——
第二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