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往卡里存了30元。
带着刚取来的一千多元钱和一张储蓄卡走出邮局门,杨舒力朝左右两边看了看,朝学校方向快速走去。
从第二次来邮局取钱开始,杨舒力就注意到安全问题,取完钱出门都要朝四周看看。
这也是他把地址改在家里的另一个原因,他不能总在同一个地方取钱。
不过,今天有个收获,办了张银行卡,这也是他想起后悔的地方——早该办了。
以前忽略了这个问题,稿费是可以直接打到作者银行卡里的。
这样做要和编辑事先沟通,问清报社有没有这种做法,有的报纸是只能寄汇款单。
特稿作者比较特殊,数额比其他作者多,而且往往是长期合作,往银行卡打稿费是大势所趋。
当初没想到这一着,现在很是后悔。
一开始就办一张银行卡,然后在投稿中留下地址和银行卡号,让编辑来选择是寄汇款单还是打银行卡。
要是这样做,也不至于在传达室接受老陈的审视了。
接下来两篇稿子留的地址是家里,会有十多张汇款单落到杨升元手里。
样报由于塞不进邮箱,仍然寄学校,不涉及钱的问题,就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之后的稿子都把银行卡写上,并告诉编辑首选打银行卡,学校传达室只收样报,可以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