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正文没动,标题还改了两处。
这个标题的前半部分交代事件的起因,比较常规,重点是后半部分,可以突出自杀他杀之疑问,也可以突出半身不着衣物之怪异,由于故事很曲折,反转很多,很多作者不愿把结局在标题亮出。
杨舒力选择以结局为题,和标题的前半部分构成一个对称结构,加大了标题的信息量,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把悬念拉满。
既然标题都没动,相信正文他们也没啥可动的。
“老板,拿10份今天的《四川时报》。”杨舒力找出一张10元钞往报摊上一扔。
“今天的稿子精彩哦。”老板笑着说道。
难道老板知道我是为特稿而来?上次叶老师的特稿出来我也买了好多份。
这老板都快成精了。
拿着十份报纸,厚厚一叠,往四周看了看,决定去吃牛肉面。
红汤牛肉面,面上漂浮一层红油,牛肉煮得软烂,块数也不少,才8元一碗,吃起来很过瘾。
抽出一份报纸摊开特稿版,边吃边看。
配了一张案发现场的照片,正文确实没怎么改,行文流畅,叙述翔实,读了几段后想到,要是这篇稿子代替作文就好了。
同样紧张的写作,人家给我几千块,作文考试却一分没有,要是这篇稿子代替作文,黎老师会不会给我满分呢?
坐车回到学校,进入教室,刘智乾正趴在桌上睡觉,杨舒力坐下,把报纸放入抽屉后,他抬起头伸了个懒腰。
杨舒力突发奇想,给刘智乾看看稿子,会是什么反应?
念头一出,控制不住,马上从抽屉里取一份报纸,抽出特稿版递过去。
刘智乾愣了一下,杨舒力指着特稿版面的标题,示意他看,他接过去,看了一眼。
随后,他把报纸用右手拿着,左手臂搭在桌子上,弯下腰,低着头看起来。
刘智乾有个猥琐行为,即他看小说或者看别的课外读物时,都是这种弯腰埋头的方式,让人以为他在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