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事理,要居安思危,要心系百姓……
一字一句更像是谆谆教诲,长辈教导晚辈道理。
字迹强劲有力却又收敛锋芒,从字迹力度来看,应是出自男子之手。
虽因画轴大小致使篇幅有限,可一字一句可以看出此人对所送之人的真心关怀。等柳桑宁回过神来时,画轴上的字迹已经开始消失。天气颇为炎热,画轴即便沾湿也干得很快。
她这才发现自己眼角竟然渗出泪来。
这竟然有些像自己小时候想要的父亲,她也曾渴望过柳青行能这样教导自己。只可惜,自己的渴望终究只是奢望。
落款「王孟然」三个字,今日看得更清楚了。
柳桑宁不由想:这幅书法是这位王孟然送给王砚辞的吗?若是,他们究竟是何关系?
第134章 请你帮忙
坐在工房里,等到了午膳时,柳桑宁脑子里还在回想着方才看的那幅画轴上的字。虽只看了一会儿,但上面的内容却好像一字一句都印在了脑海中。
此刻她仔细回想,忽地又想起先前没有太在意之事。
那上头写着「贺昀儿六岁生辰」。也就是说,这幅字是送给一位叫做「昀儿」的六岁小孩儿的。从寄语来看,应当还是个小男孩儿。
只是这昀儿与王砚辞可也有关系?柳桑宁细细想过,从未听闻王砚辞有什么名字与昀有关。
更何况,王砚辞乃是世家王家嫡系一脉族长嫡子。若是旁人在他生辰时送字写寄予,应当也不会用如此如同乳名一般的名字,会正式一些才对。
上头那语句,分明就像是年长的长辈对亲近的小辈,甚至可以说是对至亲晚辈。王孟然也姓王,难不成是王砚辞的亲戚?
柳桑宁脑子里乱得很,但一切她也没个定论。
“柳大人,不去用午膳吗?”有同僚走到院门口,却瞥见柳桑宁还呆坐在工房内,于是好心问了句。
柳桑宁回过神来,为免旁人瞧出她神色不对,立马笑着道:“正准备译完公文就去呢。”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