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的影响力充其量是在松江,这跟未来魏涛想要做长期持有投资的项目,关联不大,反倒是朱峰这类人,多多少少,哪怕没什么太大作用,也不至于让人觉得这个看似外行的投资人,来自东北小城,是个暴发户,可以随便欺负,反正他什么也不懂,到时候将他踢出局还是将他吞了,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狠人,身边有狠人。这类人不能跟他动粗,犯不上,不过大老粗一个,咱们是文明人,想要对付他,动动脑就好了,融资比例改变,投资战略改变做一些看似错误的决定,几下就能将对方甩下车。
魏涛就希望有这样对付自己的人,什么战略项目能够持续到后期爆发,什么项目夭折,后者不知道,但如果跟前者摆在一起,哪怕前者的某个阶段战略决策再荒唐,都不至于动摇魏涛的信心,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故意弄到后者项目之中,最终或是被稀释到没剩下什么,或是吓得你草草退出,或是以那个阶段的‘足额’利益吸引你退出。
只要坚持到已经声名鹊起的阶段,那是魏涛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我不想成为什么大股东站在台前,也不想占据着什么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去耀武扬威,我就当个小股东就好,哪怕最终一轮又一轮,被不断扩张的市值带来融资比例稀释,他心里想的是后来那几个超大互联网公司,自己有一两个机会就好,最终能持有1%的股份,都算是胜利。
如果是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阶段,很少的钱,一轮一轮的融资一直到上市,自己能跟多少跟多少,根据实力来,尽量保持稀释股份的比例别断崖式即可,坚持到最后,别说百分之一,就是千分之一,有些超大规模的企业,那也是亿元以上来计算。
到自己重生之前,如果事业上有这种投资。
固定资产有一些房产。
虚拟投资有茅台股票、虚拟货币等。
这就是他希冀的完美状态,切合实际,不假大空,有信心去进行操作。
到那个时间节点,不管什么专家有多少的建议,除了大公司股份保留一小部分,剩下固定资产虚拟投资,全部抛出。在老家或是一些能够伸开腿的区域,有几个稳定或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实体产业,哪怕不赚钱,也保留着,维系自己一个有钱人该有的体面和底气。
之后,开启自己真正意义上陌生新奇的新人生,去享受生活,去真正体验忙于赚钱没有体验过的物质生活。
……
每隔一段时间,魏涛会翻看那个锁在保险柜里的本子,添加一些新的记忆,书写一些每个时段的内心感悟,留下这样一份感悟,以后再看,可能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