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晏玄钰按了按太阳穴, “他要的就是你们这样想。”
“陛下....”
不能去。
理智告诉晏玄钰,可是另一个声音在说,或许这是唯一打破僵局的办法。
晏玄钰既不想现在就出兵与突厥对战,又不想看到再因为突厥而导致大周的子民死亡。一直不直面这个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或许阿史那孜罗并不是真心议和,只是另有谋划。
他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
边境再次来文书时,除了照例汇报大周边境情况,还有一封给晏玄钰的信,上面盖着袁康的私印。
数月前晏玄钰说起武器,让袁康想到了一件事,说十几年前,天下闻名的铸剑师伍双隐退,从此在江湖消失。
伍双铸剑,吹毛短发,削铁如泥。
若是能找到伍双,若他愿意为大周士兵铸造武器,剑指突厥之日又会缩短很多。
只是他说,伍双早已隐退不知去向,天下之大何处去寻?
如今武器一事已经被晏玄钰先放到一边,让他略感焦灼的是阿史那孜罗派来大周的使臣带来的文书。
于是晏玄钰飞书一封,问袁康的意见。
山高路远,袁康的回信竟只有短短一句——
“但凭陛下吩咐,康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意思是,如果晏玄钰决定去和谈,那么袁康就算拼死也会保他周全吗?
晏玄钰一愣。
朝臣一致认为陛下应留在京城,不应信那突厥王的鬼话。
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在其他朝事上,官员们会因为各种想法碰撞而吵得不可开交,可是在和谈这件事上,没人有第二个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