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这场大胜让康熙给儿子封爵位都有底气的多,但是也不免有些苦恼。
胤祈虽然立了大功,但是年纪却实在是太小了,前头这么多哥哥,若是一下压过了太多实在是不利于兄弟和谐。
可假如中规中矩的晋封,康熙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对味。
上次噶尔丹跑了就已经让他颜面大失,这次也是险些叫人又跑了,若不是被胤祈带人留了下来,康熙都不敢想这得多丢人。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这次胤祈还保住了他的颜面。
康熙这边还苦恼呢,那边负责毓庆宫适宜的管事太监便前来禀报太子那边最近又抬出来多少宫人的事情。
说实话,这算不得多稀罕的事,胤礽脾气大,对宫人要求又高,不满意的经常就是打一顿鞭子板子抬出来。
康熙都有点习惯了。
但是习惯了也依旧觉得太子难免脾气太大了,他在御驾亲征,这信来的不若阿云那般勤快不说,还多是些政务,关心之语也多半翻来覆去就那几句。
若是他没有见过严绮云的家信,约莫会觉得太子还是很关心他的,每次都要问他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身体好不好之类的。
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论心思细腻他和严绮云这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怎么比。
别看这些年严绮云也属于被惯的一员,但是她对康熙还是有着清楚的认知,过头了会被一起清算的,他是个贼记仇一男的。
在意有深浅,但是日积月累的比较下来,天平也是会发生偏移的。
更何况康熙优秀的儿子真不少,三阿哥虽然情商稍微差一点,但是文学水平属实不错,在文人中很吃得开,这两年也编了不少书。
四阿哥前两年也领了差事开始上朝,乍一瞧没什么大操作,实际上手头事情也是井井有条,几乎没有出过岔子不说,还帮着追回了几笔欠款。
他偏爱太子,纵容护短却也寄予厚望。
可是……太子却越发不成样子,别的兄弟在立功,而他在犯错,怎么能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