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苗,再看看日益猖狂的野草,他这个老农民就坐不住了,天天上午去锄草。
半边山都是苗。
他根本锄不完草,只得能救多少救多少。
下午就在家劈柴。
那些烧得干枯的树桩砍下来就是柴禾,堆满崖下的房前屋后,就连崖上江枝家旁边也是成垛的木柴,保证烧一个冬天没问题。
第42章 暴雨来袭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两家人又忙碌起来。
苞米苗需要移植,棉苗需要移植,梯田的麦子还没有收,这里是种不下,只能种去山坡上。
几个人又在烧过的山坡上爬来爬去的挖坑埋苗。
好在棉苗只有几十棵,苞米也只稍微多点,三天就将所有苗子全部种下去。
一场雨来,带着肥球的嫩苗连叶都没有打蔫就适应了新环境,看得小满爷啧啧赞叹:“以后育苗就这样做,虽然多两道活,可省了种子,还不伤苗,真是好事!”
另外就是红薯苗也该种。
这就方便多了,反正这是藤蔓植物,苗圃里的种苗也是越剪越多,于是满山遍野哪里有缝隙就往哪里塞。
这一次主打一个广种薄收,能收多少收多少。
随着时间过去,豆子高粱长起来了,各种小菜也长起来了。
两家人的糊糊里添上嫩菜叶子,炒菜汤也能大方滴上两滴油,刚上山时最艰难的日子看着看着就渐渐过去。
若不是山下官道走过的流民,还有那些背插小旗奔走的传令兵显示着依然是兵荒马乱,仿佛已经回归正常。
五月底,雨水也渐渐开始多起来,每天晚上都会一场夜雨,山林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而且山里的天气晴雨不定,经常是一朵云飘过就是倾盆大雨。
现在江枝采收的草药越来越多,住的房间里都是草根树皮花果的,那味道也浓得熏人。
她索性又在旁边搭起一间吊脚木阁存放药包,方便在雨天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