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叫夜校,也是顺应民情。
白天大家都要做事,唯独晚上时间长,可以聚一会,听夏秀才给大家讲学。
每天入夜,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呼朋引伴,都到仓房晾棚外。
白天在这里晾晒的东西已经收拾干净,人群坐在自己携带的草垫上,把中间的夏秀才团团围住。
秀才公要讲学!
在村民眼中,这哪里是什么讲学,是秀才公在发银子!
于是,村里男女老少齐聚,徐根生把自己已经走不动的爷爷也背过来了,这种机会可是难得,能听一次是一次。
夏秀才看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本木讷呆板的脸上升起红晕,眼睛里也是精光灼灼。
人群原本乱乱哄哄,夏秀才敲响一块木头,立即鸦雀无声。
每一双眼睛都盯着中间的夏秀才,屏住呼吸,怕自己出气粗被别人瞪。
四下安静,夏秀才却没有说话,看着周围如饥似渴的目光,他只感觉心情激荡。
要是有多强的求知若渴,才能这样喜欢学习,看向自己的目光,就好像看见珍宝。
在这一刻,夏秀才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往。
他深知求学之难,不仅需要银钱支持,还需要书籍和名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到了徐家村,他也有不少感悟。
几个月里,看着这里人们在一点点变化,他才觉得人生如野草,风霜雨雪之后依然生根发芽。
夏秀才站起身,对着人群团团一礼:“各位乡邻,小生才疏学浅,准备得不充分,若有不足,还望大家海涵!”
下面众人面面相觑:什么涵,我们只知道盐巴咸(han)。
江枝赶紧拍手:“秀才公太客气了,你讲啥我们都喜欢。”
众人也反应过来,跟着拍手叫好:“秀才公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
夏秀才微微一笑:“今天我给大家讲何为人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