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得高高的挡住自己的脸。
这是她跟两个娘家嫂子打架的结果。
因为她想要走以前的嫁妆银子。
本来就不满意的嫂嫂翻了脸,大骂她在娘家拖家带口白吃白喝大半年,现在还丢下巡检营那边的烂摊子不管。
别说家里现在本来就银钱紧,就是有也不会把以前的嫁妆给她。
嫁出去的女子还想拿钱,门都没有。
于是一文钱没有拿到,还被两个嫂子打了。
王小菊二对一自然落了下风,不仅挨打吃亏,以后也不许再登娘家门。
还是两个哥哥念在血亲的份上,让她带走够吃半个月的粮油和一些锅碗瓢盆。
等两人狼狈不堪的回到家,好在婆婆大嫂已经腾出一个窝棚,还把里面的东西摆放好,暂时安顿下来。
至于粮食。
徐根有和田氏把还剩下的几分苞米地给她,里面还有不少苞米。
只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掰。
于是,接下来几天里,徐根宝和王小菊在地里一边哭骂,一边打架和一边掰苞米的场景,就成了徐家村的笑料。
黄荆条抽过的伤还没有结痂,被汗水一浸,再被粗布衣服一磨,粘着皮撕开又合上,疼得两人苦不堪言。
刘氏心疼儿子,可这次是铁了心要两人收心受些磋磨。
眼不见为净。
她见田贵在外干活,担心家有快足月的大肚婆不方便,就田桃小泉小溪这些一个半大孩子不经事,索性几天都去田贵家。
给孩子做些针头线脑,再帮着剥苞米翻晒粮食。
没想到刘氏一到,有一个人也到,旁边秦氏涎皮搭脸的来了。
村里干活都是互助,徐根庆地里收完就天天带着莲花走家串户的帮忙干活。
秦氏一个人在家守着晒粮食,闷得心慌,天天想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尤其是王小菊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