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高洵之觉得自己也想吐血了。
默默咽下这口气,高洵之到底还是保持住了理智,扶了扶额,他说道:“好罢,就算大王并不介意萧融的性格,可他是个士人,能留存于大王身边,还与大王相处良好的士人,只他一人,大王可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
屈云灭的直觉起作用了,他意识到这个问题里面有个坑,抬起头,他盯着高洵之,看似镇定,其实心里已经隐隐的紧张了起来。
思来想去,他给了一个保守的回答:“因为他聪慧。”
高洵之一哂:“聪慧之人有的是,但与大王脾性相投的人不多,这雁门关,离中原腹地着实太远,像萧融这样如此坚定追随大王的人,又太少了,是以到了今天,大王身边也只有一个萧融而已。”
屈云灭听懂了,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坚定的人,本王也不需要。”
高洵之问他:“若萧融有一天也走了呢?”
屈云灭望着他的眼神一凝,片刻之后,他又神色如常的低下了头:“走便走了,没什么可说的。”
高洵之摇摇头:“大王,道理不是这样的。以前你是少将军,是灭虏将军,是镇北大将军,你需要做的只是杀敌。可如今你是镇北王了,你驱逐了胡人,令淮水之北重见天日,无数的人将你视作希望,萧融如此,我亦如此,萧融为了追随你,愿意拖着病体长途奔袭三千里,他想见到的,是知人善任、雄心勃勃的镇北王。”
“若有一日,他发现大王并非是他期待的那样,大王走的路,不是他想走的路,那以萧融的性格,他还会这样坚定的追随你吗?”
屈云灭想起雁门关上,凉月之下,萧融对他说的那些话。
但他最终回答给高洵之的,是萧融一开始就教给他的那四个字:“人心难测。”
高洵之叹了一声:“是啊,像萧融这样的人,以后还有很多很多,或许都不如他这样得大王的心,但他们的抱负、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大王如今烈火烹油,这镇北王的位子,既坐了,就绝不能再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萧融,也需要照看到他们的意愿。”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