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已经开始带着自己新出炉的各式模具水车在宅邸附件找小河进行实地实验找数据了。
等陆瑶回来,提出要找他建立大型的冶铁设备,他更是兴奋至极。
毕竟,陆瑶口中提到的高炉法炼铁是他从未听闻过的领域。
当然,搭建冶铁的高炉,不仅仅是要解决炉子,搭建的地点.搭建的材料.内部燃料.以及鼓风设备等等都要提前考虑。
而在和陆瑶的讨论中,两人便提到了鼓风设备的问题。
这一讨论,陆瑶才知道,原来这时候的中世纪还没有拉杆式的活塞鼓风机,都是用皮囊做的鼓风机,汉纳家因为有古斯塔夫这个天才,所以用的鼓风机是比较先进的双囊折叠式的鼓风机,但是即使如此,也没有脱离原来的旧式鼓风机的原理,仅仅是风力更大些,形成的风更稳定些,还是要靠人十分辛苦地鼓动鼓风机,靠皮囊从空气中抽吸气流,形成的气流小不说,因为皮囊的韧性,形成的气流往往很不稳定,很容易从气囊中逸出。
而陆瑶提出的活塞式风箱,不仅推拉十分省力,而且活塞正负运动时都能有效地鼓风,因为鼓风机是木质结构,形成的气道稳定,制造的气流也十分稳定,可以连续不断地形成稳定又强劲的气流,为燃料提供大量氧气,迅速升高炉温。
这种新式的风箱一经陆瑶提出,就让古斯塔夫如痴如醉,而且它的功能虽然十分先进,结构却十分简单,制造难度极低,以古斯塔夫这位手作大师的效率,一天之后,他就做出了陆瑶描述的风箱,并迫不及待地实验起来。
这一实验,就发现,陆瑶让他做出来的风箱果然即省时省力,又能高效输出风力,连陆瑶这样的小身板也能轻松使用,不像过去,汉纳家的冶炼坊光是为了给炉子鼓风,就要至少两个人守在鼓风机旁,而且两个成年汉子累得一身大汗鼓出来的风还不及陆瑶随手拉两下风箱吹出来的风大。
而古斯塔夫不愧是制作天才,在听从陆瑶制造出推拉的活塞式风箱后,他立刻想起了自己之前正在进行的水车项目,于是向陆瑶提出,希望能制造出水力推拉风箱,将水车的制动动力转换到风箱上,以此节省人力。
但是陆瑶却在后续的风箱动力研究上和他产生了一些分歧。
陆瑶认为,活塞式风箱的优越性就在于省力,靠人控制推拉杆就已经可以轻易制造出大风,即使到时候炼铁时必然要建造大型风箱,需要更多的人力,但是也可以靠古斯塔夫强大的设计能力利用齿轮和杠杆进一步缩小人力,以便随心所欲地控制风力大小。
而古斯塔夫则是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