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都私下里悄悄庆幸,自己进的是偏门班。
另一边,各大义军首领手下的流民兄弟们,不,现在应该叫农民兄弟了,他们乐开了花。
自家大侄女大妹子来了,青天就来了!公理王法就来了!那些站在他们头顶上拉屎的管事们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农民兄弟们欢天喜地地把新入职的女官们迎进了田庄,第一件事,就是打小报告,要自己人赶紧替自己查一查,那些本地管事们有没有占自己便宜,是不是贪赃枉法。
女官们表示:您就瞧好吧。
新官上任三把火,女官们也是农民出身的,她们焉能不懂农民兄弟们的心情?她们也很怀疑那些本地管事们暗地里贪赃枉法了。
女官们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查账,看文书,看有没有阳奉阴违,贪/污/腐/败。
但是事与愿违,以前的不提,至少从今年义军接受各个田庄开始,本地管事们的账是干净的,女官们睁大了眼睛仔仔细细从头翻到尾,也没能找到本地管事们吃拿卡要,贪赃枉法的证据。
看来这半年,本地管事们都挺老实的。
女官们顿时只能偃旗息鼓,老老实实地上任了。
而原本一些位置上的管事们,则从原来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成为一名普通的庄户。
但是接下来等待女官们的并不是扬眉吐气,大放异彩,而是无从下手。
因为等那些管事们一走,接下来的活她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比如下面的人来问,庄子上的粮食都收了,接下来空着的田里该种什么,种多少,哪些人种,她们一问三不知,查往年的旧例,往年的旧例竟然没有最关键的人员规划部分,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比如下面的人又问,过去对庄上庄户是每人每户给多少口粮其余上交,但是今年某某某某地都分给流民兄弟种了,一个流民就占了五十亩地,以前的庄户要减少口粮吗?流民兄弟又收多少粮呢?
这个女官们知道了,来时女君交代,流民兄弟是自己人,都要编入正经户口,按律交税就行,而且过去税法严苛,咱们流民兄弟按新的税法来:成年人每人每年需要交二石栗或三石稻;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人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役,每天就要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十八岁以下的孩子.残疾人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交税。
此外还有补充,如果家里有小官,又看官的大小,可以免一定数额的税。
听到这里,连前来找女官麻烦的小管事也心头火热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