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但是那时候北方世族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把控朝廷,江南名士还是有那么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机会的。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在,不管条件多么艰难,人都能忍耐着,挣扎着,自我安慰着坚持下去。
这是希望的美好之处。
等到南帝南渡,北方世家的权势前所未有地膨胀,但是那时的王继还没有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对江南各族的态度也是又打又拉,虽然实际好处是没有的,但是他对你的态度是谦和的,对江南各族利益的侵占是徐徐的。
温水煮青蛙之下,江南各族也抱着一丝期待,觉得江南毕竟是自己的地盘,等时日一久,他们总能找到机会登堂入室,你看,阮温不就是凭着对三吴重地的经营很得王继看重吗?
但是自从南帝被流民咬伤,还没留下姓王的皇子就暴毙,王继的心态就崩了。
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势,他屠灭谢氏一族,强捧马渊宝上位,又为了防止北方世族对自己寒心,越发宽待北方世族,让北方世族占尽朝廷各类官职,让他们进一步挤压江南士族的生存空间;
同时,他对江南士族则是极尽刻薄之所能事,三年前还有一个吴郡太守阮温在中央□□着,但是自从王继扶持慜帝上位,阮温就被挤出了中央圈子,身上兼任的几个有实权的官职也被撸了,到今年二月,阮温连最后一个吴郡太守之位也辞了,彻底归家隐居。
在别人看来这是阮温主动不想当官了,可江南诸人如何看不出来,这是建康的北方世族对阮温的排挤?如果不是他们排挤阮温,阮温为什么要辞官?他们就是见不得江南本地的人在中央当大官!
这一切无疑是把江南各族一直用来自欺欺人的假象的表皮扯破了,彻底摔在地上了,甚至还肆意踩踏了。
自己成为大官鱼肉他人的希望破灭,供养着建康的江南各族又如何不怒。
也是如此,这时候王继忽然抛出来的,入建康当国子监博士的橄榄枝就显得十分诱人了。
国子监博士论品级其实不过是六品官,可是偏偏这个官职有着一项别的官都没有的福利——国子监博士的家属可以直接进国子监读书,其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授官——和其他四品以上出身的官员一样。
在江南诸人看来,这就相当于是对江南各族发出了示好的讯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