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57节
马车后面有个衙役闻声看过来,他恪守秩序,只微微点了个头。
陆久安今日来生活广场,不为别的,五日后这里面的人要陆陆续续搬离,一则是慰问,二则是鼓励农桑。
“乡亲们。百姓们。”陆久安拍了拍手,等人都聚拢过来,他高声道:“今日来给你们发粮种了。”
陆久安在府里看公文的时候,发现农夫申志配备的记录员提交的一则报告,才意识到,一个月后即可播种稻谷了。
陆久安在安置流民鼓励他们拓荒的时候,就计划好了来年提供粮种,不过并不是免费发放,是以租赁的方式。
“今日你们可以提前支取粮种,待到秋收的时候,再以相同重量还回来。”
如今还留在收纳所的人,都是已经在应平安家落户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开垦了田地,准备耕作粮食。
他们原本还在因此烦恼,如果耕作的话又要花一部分钱来买粮种,粮种可是在丰收的稻谷里选择的长得最饱满颗粒最大的良穗,价格可不便宜。
陆久安带来的这个消息,犹如雪中送炭,有人泪眼朦胧地唤道:“青天老爷啊。”
人群排好队,开始登记名字领粮种。
“我能领五斤粮种吗?”有个大汉眼珠子一转,贪得无厌地问。
“叫什么名字?”负责此事的胥吏看出他心思,翻着手中的册子问。
大汉脸上一喜,讨好地报上自己的名字,胥吏很快找到对应的信息:“你家总共只开垦了一亩3分地,最多只能领2斤粮种。粮种不是想领多少就能领多少的,要看其名下有多少亩地,按开垦的土地面积来分配最高额度。”
百姓开垦的荒地需要经县衙测量后,将土地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面积、四至、土地等级等详细地登记在鱼鳞图册上,最后还要将形状绘制成图,和现代的宗地证书很相似。
“为啥呀?”大汉嚷嚷,“我地里多种点不行吗?”
脆鸟清啼,人群骚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