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起伏。描写的风景也是引人入胜,只是文采还有提高。”
沐蔺懒洋洋往椅背上一躺,摇晃着手中的酒杯:“当然不能和你探花郎相比,我只是一介武将后人嘛。”
陆久安莞尔一笑:“但是我想说,真情实意才难能可贵,文中一花一木皆是你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人心了。所以我打算为你成立一个旅游专刊,专门刊登你写的游记,你觉得如何?”
沐蔺捏着酒杯的手停止了转动,狐疑地看向他。
陆起审时度势,拿出往期的每日要闻,陆久安道:“你走以后,应平把生活广场建立起来了,那儿修了一个休闲区,专供百姓休闲娱乐之用,里面有个展览板,每天都要展示这种要闻,现在要闻只有三个版块,现在我准备再开一个旅游版块,分期连载你的游记。”
沐蔺接过要闻走马观花看完,指着上面的内容问道:“每天都要张贴在展板上?都有哪些人看?”
陆久安:“来往生活广场的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以看到。”
“都能看懂内容?”
陆久安缓缓笑道:“当然目前很多人不识字,所以衍生出一种新的志愿者——读报人,读报人每天不定时到展板前为大家诵读要闻内容。”
若是读报人不能及时赶到,百姓就会自己尝试解读文章,也算是变相鼓励了他们自主学习。
沐蔺提起兴趣来:“那你说的连载又是怎么一回事?”
陆久安解释“比如你一篇文章共一百个章回,每日只刊登一个章回,分一百日连续在要闻上刊登完毕,此为连载。”
沐蔺皱了皱眉头,不确定道:“断断续续的,那还有人看吗?”
不怪沐蔺会生出这样的疑惑来,大周读书人要完整创作一篇较长的作品,往往历时弥久。待到成书之日,说不定几十年就过去了,包括一些声名赫赫的著作,甚至是在作者逝世后由弟子同窗代为整理成册,方才在世间广为流传。
所以从古自今,没有哪部完整的作品,是在编纂途中就供人传读的。
连载文章这种模式在后世可能已经稀疏平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