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从账房里拨出20两银子以兹嘉奖,若是传到朝廷,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有更为丰厚的赏赐。
申志现在对跟着陆久安做事毫无怨言,说什么做什么执行到位。
而在隔壁武今县一个毫不起眼的院子里,一个货郎拉着满车的货物告别家人,踏上了去往邻县交易的路途……
第089章
货郎姓赵, 原是武今县一个白丁穷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阴差阳错之下, 深入了无人敢进的饕餮山, 得了一株品相不俗的人参,拿到县城药店里售卖, 赚了一笔不菲的补贴。
这笔巨额比他们全家辛辛苦苦劳作一整年还要多, 后来赵货郎大着胆子又进去了几次, 这一来二去, 竟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想来是他贪心不足,时乖运蹇,最后一次进饕餮山,遇到一只发疯的野猪,被顶撞得差点去了半条命, 一条腿就是在那时跛了的。
后来赵货郎歇了进山的心思, 要不然有钱赚也没命花。左思右想之下, 赵货郎就用那笔钱做起了小本生意。
赵货郎对怎么做生意一片空白, 幸而得到家里爹娘支持,刚开始确实也赚了一笔小钱,不过后来天灾洪水不断,愿意花钱的人少了, 赵货郎停了几年, 直至今年才重新开始。
整个江州这年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很少有人出远门, 路上影影绰绰,全是高大的树木在随风摇动, 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个戴着瓜皮方帽的中年儒生。
赵货郎终于找到同伴得以排解孤寂了:“这位兄台打哪儿去啊,顺路的话一起做个伴吧。”
儒生道:“我去滇阳。”
从武今去滇阳,要经过应平,那就是顺路了。
两人初次见面,都不是木讷之人,三言两语就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儒生一直童试不中,索性在城门口大树下摆摊做起了说书人,随着时间的沉淀,在滇阳已经家喻户晓。
此次来武今不过是省亲。
赵货郎和说书人有说有笑顺着官道行了两日,白天赶路,晚上就随便找了个简单的地方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