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怕。”像是知道他的担忧,百姓拍着他的肩膀道:“咱们陆县令是一位清廉刚正的父母官,肯定会为你做主的。”
“走吧。”赵老三为十五系上牵引绳:“今日正好放告。”
第090章
县衙书房, 吏、户、礼、刑、兵、工六房书吏垂手而立挨个做工作总结。
“.....截止八月底统计,应平总人口已达31764人,青年占比48.85%, 老年占比27.26%, 孩子占比23.89%。”吏部汇报应平人口基数。
自从衙门上下学习算术加减乘除以后,按照陆久安办公习惯, 废除了之前冗长繁杂的陈词, 改换成了这样清晰的数据。
众人只需要听这几串数字, 就能直观的感受到, 相较陆久安刚来应平之初,人口增加了1万有余。各个年龄阶段的占比,也能一目了然。
“另外。”吏部书吏继续补充:“从人才落户政策推行开始,每月都有新的人才来报名考核,目前共计76人, 秀才28人, 其余.......”
吏部汇报完做最后结语。
“等一下。”陆久安抬手打断他:“把那批山匪也录入进去。”
书吏一愣, 陆久安道:“他们已经改造完成, 若是愿意留在水泥厂务工的就派发薪酬,若是想要回去拓荒种地的,做好鱼鳞册登记,去留自便。”
吏部汇报完, 其他几房自觉跟上, 这一年多的时间,六房各司其职,工作繁重, 每一房汇报时,都能列举出近一年负责过的具体实例。
工部的公务尤其多, 部门上下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不得停歇:“......应平南北两个方向共铺设水泥路16公里,节后着手准备疏浚沟渠,造水车,争取10月出方案,12月完工。”
疏浚沟渠工程量浩大,到时候势必要带动全县百姓一起加入。
水利司从纸筒里抽出一卷图纸,摊开放在书房内陈设的一张宽大平整的看图桌上。此人是工部书吏推举出来的,年岁不大,能这么快拿出一张图纸,可见能力出众。
图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