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的住在工地,有的会去郊野寻一个农家租住,往应平平添了不少人气。
谢丁吴都是商贾之家,长年累月下来,可想而知结交了多少生意场上的伙伴。此次开业,这几家更是卯足了劲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只要是认识的,否管远近疏亲,都发去了帖子,先把场子暖起来再说。
他们就像一棵久旱逢甘露的大树,拼命扎根延展,力求汲取四周的水分来恢复蓬勃生机。
接到请帖的商户也很是给力,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往应平这块干枯的河床里注入活水。
很快,应平不管是老城区还是新广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街道上放眼望去,熙熙攘攘全是穿着绫罗绸缎的人,他们互相攀谈,放声大笑,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
街道两侧挤满了闻声而来的小摊贩,堆着满脸的笑容热情地吆喝揽客,妄图这群贵客能从指缝里漏点铜板出来。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陆久安增派了不少衙役,每隔两条街设立一个放哨点。
值守的衙役人手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狗,沿着街道来来回回的巡逻。
应平本地的百姓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出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衙役在他们心中成了让人依靠的存在。
是什么时候呢?是冒着大雨洪水修理决堤的怒江,还是疫病期间不畏生死消毒排查,还是运动会上齐声喊出的那一句振聋发聩如同誓言般的话:应平的衙役,永远守护这片土地的万家灯火。
不管何时何地,正因为有这群警犬和衙役在,他们才能一颗心放回肚子里,无所顾忌地营生。
但是初来乍到的商户不知道,一开始被这架势给吓了大跳,抖着腿试图往回走。
摊贩拉住他的衣摆:“这位老爷,你可别怕,警犬是专门保护我们的,不会伤人。”
摊贩说完,看着警犬乌溜溜的双眼,喜爱之情骤起,尽管知道警犬不会随意吃他们投喂的食物,依然忍不住丢了一小块肉饼在它面前。
警犬非但不吃,瞅了一眼边上的主人,用嘴咬着放回小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