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鼻祖,但那时候虞绍燮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看不见的名声,对本人来说就算不上是名声。
不管怎么说,虞绍燮还是答应了萧融的请求,只是他还有一个问题:“的确只有囊中羞涩的士人才会接下这样的活计,但萧弟为什么还一定要求对方有家室呢,莫不是只有那些有家室的士人,才能写出让萧弟满意的作品来?”
萧融眨眨眼,“不是啊。”
虞绍燮疑惑的看着他。
萧融笑了笑:“有家室的人就有牵挂,不会被人蛊惑几句就决定抛弃一切,跑出去宣扬这些戏本都是我安排的,每个情节都是我要求他那样写的。有老婆孩子的人,可不敢这样得罪我。”
虞绍燮:“…………”
其实他觉得,听了萧弟的这番话以后,哪怕是没有老婆孩子的人也不敢得罪萧弟了……*
第二天一早,虞绍燮就出去替他寻摸有家室且缺钱还没胆子得罪萧融的士人了,萧融则好好的打扮了一下自己,穿上全套的士大夫服饰,挂了两个压衣佩,最后犹豫一会儿,在带剑和不带剑之间,还是选择了后者。
今日他要面见本地的豪族与三老,镇北军的名声已经够虎了,他用不着再加一点刻板印象。
面见豪族的时候,是萧融和高洵之一起去,面见三老,才会再加一个屈云灭。
豪族地位不高,三老却是全城都尊敬的人。
其实三老制度是几百年前官职还没有那么细分,各种官员不足的时候才设置的,后来封建王朝开启,三老变得更加受重视,除了每个城池有各自的三老,朝廷里也设置了三老,主要目的是推进以孝治国的原则,顺便给这些老人争取更多的权力。
之前的情景和如今不同,那时候人们平均寿命比这个时候长,而位高权重者基本都是老人,他们怕年轻人不听自己的,也怕年轻人篡权夺位,才想出这么一个政策来控制社会。到了民族大移动的这个时期,胡人可没有让老人决定一切的规矩,人家奉行的是强者政策,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三老制度立刻就受到了冲击,渐渐变得名存实亡起来。
到雍朝,三老制度彻底废弃了,朝廷不再设置这个,州郡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