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明代……那是因为胡惟庸案和方孝孺的十族案过于震撼,导致史官的笔头弱了不少,但也不会美化堡宗或木匠皇帝。甚至说得不好听点,乾隆要是搁在明朝,史官不用六十斤白纸来批判这个败家子都算他们没骨气。
刘瑞知道以刘启那只能垫脚的子女地位,想要劝窦太后高抬贵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场外求助馆陶长公主和袁盎,两人一个是窦太后的心肝宝贝,一个窦太后的贴心闺蜜,好说歹说了两三天,才让窦太后为着先帝的名声放其一马,但是要辕固生立刻滚出关中地区……都不留对方养好伤再走。
刘瑞在窦婴辞去太子詹事后去上林苑的彘圈瞧了下辕固生,结果看见满身污泥,披头散发的辕固生虽然一副进气多,出气少的模样,可是身上真没什么致命伤,而且与倒下的野彘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想到互联网笑话之“文弱书生”。
“难为辕固生了。”刘瑞知道彼时的诸生都得学习君子六艺,个个都是拿剑就能比划两下的高手。现代讨论起儒家时,也曾冒出汉唐儒者见了南宋儒者,一定会气到表示“莫挨老子,晦气,晦气。”
一旁的人听了也是苦笑不已。
窦太后要弄死辕固生,皇帝却执意保他。上林苑的小人物们搁在两个大人物间也是左右为难,只能在野彘攻击辕固生时干扰一二,防止辕固生死得太快。
刘瑞见了,也是感同身受道:“你也辛苦了,给他请个大夫吧!可别真的死在这儿。”
“那太后……”
“太皇太后不会让辕固生死的。”刘瑞给禁圃尉吃了颗定心丸:“太皇太后不会让他死的。”
禁圃尉原本想着口说无凭,谁知你们会不会认账,不过想着太皇太后估计也就这几年了,犯不着为了辕固生毁掉一辈子的好名声,所以将其捞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那就……多谢公子。”无论如何,有长信宫背书,他们这些小人物也能好过了。
刘瑞点了点头,刚出上林苑就被刘启官宦令请到宣室,看着刘启露出一副头痛欲裂的模样。
呵!你也有今天。
毫无怜悯之心的刘瑞下拜后缓缓坐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