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瑞忙着出题时,长安对科举题目也是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甚至出现了法家的巨头张恢拜访墨家巨子,黄老学的章武侯召见申培等匪夷所思的场景。让人感叹太子不愧是太子,居然能让诸子百家们摒弃前嫌地共谋大事。
纵使袁盎对不少学派抱有偏见,但是瞧着这副场景,也是显得感慨万分:“天下奇景,又何尝不是我大汉之幸。”
因为进京的儒生过多,里头不凡欠债赶考的人,所以袁盎近期的开销颇大,甚至典卖了不少家产才将这些贫困学子安顿好,令其不必为生计发愁。
窦婴和卫绾见状,也是感动道:“丝公大义,实乃吾辈楷模。”
而在京中的法家学子们也是受到晁错,郅都,以及张恢的资助。甚至一些精明的彻侯和子钱商人们也是频频拜访各派巨头,琢磨着能不能将有前途的人招之为婿,也算是子孙不争气的另一种解决方法。
当然,考虑到廷尉张欧虽以宽和著称,但也不会怠慢圣意,所以这群曲线救国的人做的非常隐秘,并不由主人出面,而是搞起了夫人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