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刘瑞忍不住看了眼武臣出身的庄青翟,后者对上太子的视线后微微一愣,随即听到皇帝说道:“此事既由田叔所提,武强侯所补,那便由你们二人列出个章程,然后找太子商议。”
说罢,刘启便看向刘瑞,沉声道:“太子还年轻,素来有些奇思妙想,还望田叔与武强侯莫要见怪。”
“诺。”田叔与庄青翟自是心下一阵激动,而晁错,袁盎,乃至卫绾等人都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决定不日便去打听下黄老家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最咸鱼的学派都开始进取。
深藏功与名的刘瑞回去后把庄青翟记在心上,琢磨着找机会将人弄来,也算是给武将那边一个示好,这也让太子宫里的官员,尤其是儒法的官员警铃大作。
庄青翟可是跟着高祖起兵的庄不识之子,正统出身的沛县子弟。
而沛县可是黄老学的大本营,支持黄老学登上政治舞台的最大力量。
说句不中听的话,跟丰沛出来的政治力量相比,窦太后都算不了什么。
借用后世的网络笑话来说就是“劳资的祖辈,曾祖辈跟着高祖入关时就把劳资这辈子的活儿都干完了。”
不过历史证明王朝进入中前期后就会抑制勋贵力量。
所以那些丰沛子弟的待遇跟高祖,高后,乃至先帝时的相比已有了较大差距。
尤其是在今上对着藩王一阵猛削后,庄青翟这样的丰沛子弟就是心大到刘禅的地步也不敢说天子不会对他们下手。
毕竟那些早早倒下的可都不是无名子弟,而是老刘家的血亲,高祖的功臣之后……
就像周武王与姜太公的威名震慑不到威胁东周的诸侯,依靠先人的福泽而混吃等死的丰沛子弟们也在强烈的危机感下开始内卷,甚至买了黄老学以外的著作认真研究,将其抄进黄老家的思想里。
感到古怪的儒家:这不是我的传统技能吗?好家伙,这可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价格的评定最好一季一换。”刘瑞是个行动派,下了朝会便把田叔和庄青翟请去北宫,摆出一副留人常住的模样:“太频繁了容易累民累官,太迟钝了也不利于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