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刘瑞对其十分无语,就连那些期待刘武更进一步的梁国大臣,宣室殿里的大汉棋圣都没法评价刘武的性格。只能说他适合当个一生无忧的富家翁,但是要像刘启那样执掌天下……
嘶……
那可真是差了火候。
而且不是一点儿火候。
“东宫太后听到梁王要来,高兴得让人提前布置梁王邸。”刘瑞把手里的羽箭扔到一旁,调侃道:“若非有桃侯看着,长寿殿里奴婢怕是要将少府的家底搬空。”
虽说宫中提倡节俭,但是开给宫婢们俸禄也不少,即便是等级最低的宫女一年也有百石米的收入,几乎和大将军屯长持平。
这还不算逢年过节的赏赐与外戚的贿赂。
卫穆儿不知宫里的风气,可是卫康前去打听蓝田县的空地都要送上厚礼,由此可见,宫里这个全天下最势力的地方疯狂贪污的力度有多可怕。
更可怕的是,对于底下人的不法行径,皇帝太后一清二楚,表示只要他们做的不太过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计较。
“人心散了就不好带。”刘瑞知道宣室殿与长寿殿的关系在近几年里变得很紧张,这也导致长寿殿的宫婢处处碰壁,难以像宣室殿和长信宫的奴婢那样捞到好处。
诚然,大汉以孝治国。
可是这太后的权利说坚固也坚固,说脆弱也脆弱,主要是看皇帝的手腕如何,愿不愿狠心斩掉太后伸向朝堂的手。
窦太后的悲剧在于她家和曾经的薄家一样,都是因皇帝而起暴发户,但又不像薄家那样至少在先帝还是代王时跟了先帝几年,而是在窦漪房进入椒房殿后才因此富贵。
若是刘启像康熙那样对母家抱有歉意,愿意提携母家子弟也就罢了,可偏偏刘启接受的是警惕太后,警惕外戚的教育。加上宫里不仅有个窦太后,还有个比窦太后辈分更高的薄太皇太后,所以在上有婆婆,下有儿子的双面压制下,无法体现自身权威的窦太后自然想借小儿子的入京做点什么,因此才有提前布置梁王府邸一事。
“说起来,吴国一灭,孤的兄弟们也该封王了。”提起这事,刘瑞便忍不住吐槽道:“阿父登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