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间,刘瑞向不同的人拜了三次,接着完成置醴,醮子,聆听的流程后向参与者揖谢,这才算是礼成。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有志之子,干禄岂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有志之子,遐不得心?”刘启在礼成后挣扎着向在场的宾客举手,看得三个充当有司的儿子愈发苦涩。
“日后请诸位辅助太子,莫让荧惑现于汉室。”
“臣等铭记陛下嘱托,不负陛下栽培之恩。”
不管这些宾客是否言行如一,但是刘启已经做完他能做的一切,所以在强撑着回殿后,宦官令发现刘启的体温骤然升高,整个人更是阳气泄露般虚得不行。
“陛下?”慌忙之下,宦官令条件反射的想叫太医令,但却对上刘启的杀人目光。
是啊!今天是太子的及冠礼,要是传出刘启不好的消息,那不是给刘瑞的名声埋大雷吗?
这么一想,宦官令便冷静下来,看向皇帝的眼神也染上一份心疼。
“给朕熬一剂猛药吧!”宦官令曾在永巷干活,亲手审问过不少硬骨头,所以知道如何吊住濒死之人的性命。
刘启灌下一碗猛药后又吐了半碗,硬是撑到及冠礼后的第五日才回光返照地召来群臣,安排完新帝登基的兵力调动才陷入昏迷,直到第六日晚上在诸子的陪伴下咽下人间的最后一口气。
得年四十有四,谥号孝景,葬于阳陵。
第210章
刘启的去世所造成的震撼不及已故的高祖,高后,文帝,乃至在汉家显得不尴不尬的惠帝,但对关中的黔首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不少人在听到噩耗的第一时间就泪流满面,尤其是上林苑的黔首与南北两军,他们是先帝仁政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也是哭得最狠的群体。
尤其是些上了年纪的上林苑老农。他们受过刘启阿父的恩惠,然后看着刘启从暴躁的太子成长为一代贤君,所以带着“自家人”的滤镜唏嘘道:“天不作美啊!。”
高祖以亭长之身起家,打了十几年的仗也活了六十有二。文帝不受先帝宠爱,但也是在高祖登基后出身的,过得再差也是皇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