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是平等关系,而大汉与匈奴的联姻始于白登之围与吕后之辱。虽为友邦,言之兄弟,可谁兄谁弟,谁上谁下,却是大汉不能说也不想说的秘密。
“既是这样,陛下也无需老夫留在此处。”黄生已知刘瑞之心难以动摇,于是不做无用的尝试:“如此,老夫便循陛下之意,去甘泉宫为太皇太后讲学。”
先帝去后,太皇太后便干脆利落地离开了权力的中心,就此不问任何国事。而黄生作为黄老家里声音最大的人,此去甘泉也有黄老家不会在对抗匈奴的事上与皇帝唱反调的意思。
对此,刘瑞也是再次感叹黄生实乃一介妙人。
若不是有胡毋生与董仲舒这两个天降猛男对上汉武帝的胃口,只怕黄老家还能辉煌个一两代。
“朕不能为黄公送行,所以让汲黯替朕送送你。”既然对方如此识趣,刘瑞也是给足了黄生面子。
而在两人心照不宣时,麒麟殿外一阵骚动,随即便有长信宫的宫婢紧急求见:“陛下,太上太皇太后请您赶紧过去。”
第221章
自文帝登基后长信宫便再也没有换过主人。纵观大汉四百余年,别说是享此寿数的太后寥寥无几,估计日后也不会有少府研究如何安置三位太后的奇怪场景。
只是没等薄太后与薄姬作伴,后者便已陷入弥留,估计就是这几日的功夫。
“天上太皇太后殿下,陛下到了。”伺候薄姬的老黄门入宫时为七岁稚童,如今却是头发花白,身形佝偻。
见到皇帝匆匆赶到,他也是将昏花老眼里的泪水尽数挤出,袖口一片深浅不一的痕迹。
“太婆如何?”刘瑞放轻自己的步伐,瞧着榻上双目紧闭的薄姬,饶是已经有所准备也非常难受。
刘启走后不到三月,薄姬竟也油尽灯枯。
虽然刘瑞已经做好薄姬会随时离开的准备,甚至在刘启去世前,宫里就一直备着太上太皇太后的丧礼用品,生怕哪日薄姬去了,关中又会手忙脚乱。
“皇帝来了?”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病中的老人变得受不得惊,总之在刘瑞距离床榻还有十几步时,薄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